返回
行业动态
FDA新警告召回:这类免洗洗手液不仅无效还可能致命!
来源:杭州瑞欧科技有限公司2021-03-12 16:343118
  随着免洗洗手液的需求增多,大量产品进入市场,出现了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。
  近,陆续听到某某企业的免洗洗手液产品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警告,并要求召回下架。其原因大多都是因为产品质量不过关或工厂不具备cGMP资质。
  但在近的抽查测试中,FDA发现有些免洗洗手液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,不仅无效并且可能会危及人类健康,已造成了部分成年人以及儿童因此导致住院、失明甚至死亡的案例。
  于是,FDA加大监管力度,对免洗洗手液着重排查是否有以下几种情况:
  · 有潜在的醇类污染,例如甲醇或1-丙醇
  · 活性成分含量不足(乙醇或异丙醇)
  · 未经证实的虚假和误导性标签声明,例如可以防止诸如COVID-19的病毒传播,声称可以提供长期保护(比如长达24小时这种)
  · 包装成饮料,糖果或酒瓶包装的产品,因为它们的外观可能会导致意外摄入,尤其儿童摄入这些产品的风险特别高
  免洗洗手液为何会危及人类健康?
  免洗洗手液基本都属于醇类消毒剂,醇类中使用多的就是乙醇(酒精)和异丙醇。
  其中一些消毒剂含有甲醇,但是注意 :
  甲醇其实是不允许过多用于免洗洗手液中,因为甲醇对人有毒性,可能会导致恶心,呕吐,头痛,视力模糊,永久失明,甚至死亡的危害。
  此外,1-丙醇也被禁止使用,因为会导致呼吸和心率下降,严重甚至导致死亡。
  常见的几种醇类类型及是否可以用在免洗洗手液中的信息见下表:
  FDA新警告召回:这类免洗洗手液不仅无效还可能致命!_政策导向_国际资讯_中国洗涤用品行业信息网
  FDA还发布了违规产品清单:https://www.fda.gov/drugs/drug-safety-and-availability/fda-updates-hand-sanitizers-consumers-should-not-use#products
  大家购买免洗洗手液要注意,避免买到清单中的违规产品。
  输美企业需注意醇类含量及cGMP要求
  2021年1月19日,FDA更新了临时指南,美国药品专论规定乙醇原料中的甲醇检测含量不能超过200ppm,如果超过200ppm,则FDA认为产品掺假。
  虽然美国药品专论中尚未规定异丙醇原料中的甲醇限量,但是FDA认为乙醇原料的200ppm甲醇限量同样适用于异丙醇原料。
  指南发布不到一周时间,FDA就对来自墨西哥的所有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就发出进口警报,并强制要求召回产品,因为检测出甲醇污染呈阳性。同时,指出国内许多企业在产品制造、加工、包装和储存等过程中也未符合cGMP要求。
  不仅如此,FDA在对甲醇污染进行调查时,发现了部分生产商既不符合FD&C法案第501(a)(2)(B)条下的cGMP要求,也未按照FDA临时政策的规定配方去生产免洗洗手液。
  标签及包装不合规也会被警告及召回
  FDA表示,除了甲醇污染外,因标签和包装不合规被召回下架的免洗洗手液也不在少数。
  例如:
  韩国一家企业生产的免洗洗手液包装容器比较像食品袋,FDA表示会增加儿童意外摄入的风险,要求召回;
  国内一家企业的免洗洗手液标签上出现“可食用酒精”,被FDA警告并召回。
 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,FDA正在逐渐加大对免洗洗手液的监管力度,已在美国上市的免洗洗手液后续也可能会因为合规问题被召回。
  • 举报
  • 同类资讯